小米是養人的好東西,走在陜北,你到處都可以看到如云的美女,風姿綽約,是小米養出了魅力四射的女人,也養活了健壯如牛的男人。陜北男人那寬闊的胸懷,有力的肩膀,在風雨之中的那種從容,在處世之中的那種坦蕩,在浪漫之中的那種豪放,在信天游里的那種粗獷,都令人想起小米那悠長的回味。
陜北的小米成就了中華民族的歷史。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,就是吃著陜北的小米,縱橫黃土高原,統一了中國各部落。我們的祖先黃帝最終選擇在陜北棲息,也許就是難以割舍對陜北小米的依戀。
毛主席說:延安的窯洞是最革命的。延安的窯洞里也有馬列主義。其實,陜北的小米也是最革命的,陜北的小米里也有馬列主義。吃著陜北的小米,陜北紅軍創建了陜北革命根據地,為中央紅軍結束長征、落腳陜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黨中央在陜北的13年中,陜北小米滋養了千千萬萬的革命戰士,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反動軍隊的飛機和大炮,建立了新中國。
陜北小米滋養著紅軍用步槍打了十幾年的勝仗,為什么?還是要歸功于陜北的小米。陜北高原的黃土,這片通人性、識善惡的土地,深感它的責任與使命,它就傾盡所有的力氣,將全身的營養從厚厚的黃土層里調出來供給谷子,這里的黃土滋養了小米,小米又滋養了我們的紅軍,紅軍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。我們要感恩小米!
陜北的小米里也飛出了動聽的歌謠。陜北民歌《小米飯香來土窯洞暖》里唱道:“山丹丹紅來(喲)山丹丹艷,小米飯(那個)香來(喲)土窯洞(那個)暖。”由歌唱家劉秉義演唱的陜北民歌《回延安》里唱道:“小米兒香啊延水甜,邊區的人民養育了咱!”更有著名詩人賀敬之寫的《回延安》享譽華夏,里面有一句:“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,小米飯養活我長大。”
然而,陜北的小米又是謙遜的。每到秋收季節,你看那黃土地上的溝溝峁峁、山山梁梁,沉甸甸的谷穗無論長得多么飽滿驕人,卻一律低下了頭,仿佛深深地向人們鞠躬施禮。谷子喂養了人類,卻在成熟時彎下了腰,這是一種謙遜的品格。而狗尾巴草(又叫谷毛英)雖然和谷子是近親,卻結不出像樣的果實來。但它卻一直高昂著頭,隨風搖曳,炫耀自己。在這古老的黃土地上,小米永遠是謙遜的,只知道生兒育女是她的本分,供養人們食用是她的天職。
上一篇:延安小米的故事(一)
下一篇:最后一頁